编者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让新华社记者连续追踪了13年;到底用什么样的手段,让一篇人物报道被赞为“石头人看了也要流泪”……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一等奖,也成为同题材报道的“镇版刷屏”之作。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创作团队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扫码查看获奖作品
“燃灯校长”张桂梅,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教师楷模,现在已是家喻户晓。十分有幸的是,作为新华社记者,我们先后4次到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蹲点采访,见证了年迈多病的张老师日复一日为学生默默付出,也见证了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七一勋章”等荣誉。我们在《新华每日电讯》整版推出的人物报道《“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由于采访深入、视角独特、细节感人,推出后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成为关于张桂梅诸多报道中的“镇版刷屏”之作。2020年7月,在我们第一次到华坪女高采访之前,就从当地干部口中听说,张老师很不喜欢接受媒体采访,因为她担心采访会影响学生上课学习。当地干部的善意提醒,让我们意识到,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别说稿件最后写得怎么样,可能连能不能顺利完成采访都是个未知数。
张桂梅在查看学生上晚自习情况。(2020年7月 新华社记者陈欣波 摄)面对这样个性十足的采访对象,我们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愈发兴奋,笃定她背后一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可挖。第一次到华坪女高,果不其然,张老师见面就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我最近实在太忙了,没时间接受采访。”早有心理准备的我赶忙接话:“张老师,我们不耽误您时间,就在学校里陪您转转,绝不影响您工作和学生学习。”张老师见我们如此诚恳,也不好再下逐客令。就这样,我们花了一整天时间跟在张老师后面,陪着她巡课、和学生谈心,看着她艰难地爬楼梯,拿小喇叭在校园里督促学生做操、吃饭。没有过多打扰,甚至没有太多交流,我们跟在张老师身后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事后来看,我们虽然放弃了面对面交谈的采访形式,但这样默默观察被采访对象的一举一动,却让我们更真实感受到了张老师的精神力量,无形中拉近了我们和她的距离,而这在人物报道中显得尤为重要。许多独家细节也就在这样默默的观察里被记录下来。在张老师吃午饭时,我们注意到她饭没吃上几口,就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装着各种药的塑料袋。这一细节立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随后我们在她的抽屉里找出一份密密麻麻写有骨瘤、风湿等17种疾病的医院报告单。为了不耽误张老师吃饭,我们只简单拍了几张照片,但她大把大把吃药的细节已深深刻入我们脑海。张桂梅在吃晚餐,办公桌上摆放着各种药物。(2020年7月 新华社记者陈欣波 摄)可能也正是我们这样特别的采访方式,让张老师慢慢加深了对我们的信任。之后每次采访,不仅不再拒绝,还主动和我们聊起了许多独家的故事,比如她在病危时要求政府预支丧葬费给学生用的故事,之后也成为了我们稿件中最为感人催泪的片段。能否做好人物报道,往往与记者践行“四力”的程度有关。脚力鼓励走近人物,眼力强调细节观察的重要性,脑力主张对人物故事及其背后精神力量的深入挖掘,而要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人物报道,最终还是体现在笔力上。新华社记者庞明广(中)、严勇(右)在采访张桂梅。(2020年7月3日 新华社记者陈欣波 摄)结束了连续数日在华坪女高的采访后,我们整理的采访笔记多达数万字。如何从大量的素材中挑选出最有报道价值的故事细节,把张老师从事教育工作前后几十年的厚重经历,化为一篇生动而丰富的人物报道,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在稿件写作中,我们的一个突出感受是,不要一味求大求全,更不要堆叠华丽的辞藻去拔高渲染,而是把那些采访中最能打动自己的细节生动描写出来,这样的稿件往往才能更打动人。比如,在稿件的标题和导语上,我们就花费了很大心思。最终,我选择将张老师每天清晨坚持为学生打开教学楼楼道的灯这个细节作为稿子的切入点。这是在采访张老师的过程中最打动我们的画面。而开灯这个动作,也寓意为学生们带来光明。在与编辑反复讨论后,我们凝练出了“燃灯校长”这一原创词汇作为稿子的标题。而在稿件发出后也证明,“燃灯校长”这个由我们创造的词已成为张老师最鲜明的标签,在随后的许多报道中被其他媒体反复引用。此外,在全篇近6000字的稿件中,我们也力求语言平实。以稿件中的小标题为例,全文六部分的小标题我们大量使用张老师的“金句”。比如,“活着吧,我要还这座小城的人情债”“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能不能把丧葬费预支给我?”每一个小标题既起到了承前启后、串联文章脉络的作用,又用活灵活现的语言展现了人物性格,使文章更有吸引力。一篇典型人物的报道,不仅要以饱满的故事、动人的细节来打动读者,更为重要的是,要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让读者通过人物的事迹获得昂扬奋进的精神动力。2020年正是我国即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坚守大山办教育的张桂梅身上无疑就具有这样催人奋进的力量。新华社记者庞明广(中)、严勇(右)在采访张桂梅。(2020年7月 新华社记者陈欣波 摄)她不计报酬扎根山区办教育,是优秀人民教师的代表;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十余年来将近2000名大山女孩送入大学,是中国教育扶贫进程中的生动实践。我们在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同时,也注意与时代背景相契合。同时,张桂梅之所以能够创办华坪女高,同样也离不开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力推进,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通过对张桂梅这一典型人物的报道,也进一步传播了社会正能量,从侧面反映出了近年来中国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张桂梅在督促学生做课间操。(2020年7月 新华社记者陈欣波 摄)实际上,在一段时间里,在众多对张桂梅的报道中,也夹杂着不少杂音。比如,此前有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断章取义地报道张桂梅反对学生当全职太太,还有媒体在报道中过分渲染张桂梅搞应试教育等等。这样有失偏颇、哗众取宠的报道,尽管在当时博得了流量,却注定无法成为留得下的作品。许多读者的留言评论验证了我们的判断,只有紧紧抓住人物背后深刻的时代精神,才能让作品与读者产生共鸣。有网友在看完我们的稿件后评论说,“这才是真正的全民偶像”“当之无愧的先生”“看一次感动一次,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总有人默默无闻为这个国家无私奉献自己的全部”。(作者:新华社记者庞明广、严勇、陈欣波)
1. 采访不要“急于求成”,以迂为直,走近人物才能走进人心。2. 写稿不必求大求全,把生动的细节有机串联,才能让故事更加丰富饱满。3. 让受众在人物故事中看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更能产生共鸣与共振。关于“中国新闻奖秘笈”专栏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自1991年设立的30多年来,7700余件作品获奖,树立了新闻报道的“样板”和“标杆”,成为优秀作品和经典案例的宝库。中国记协网编辑部开设“中国新闻奖秘笈”专栏,希望通过获奖作品的创作分享,与大家一起探寻创意思路,借鉴创作经验,获得报道启示。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为“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
中国记协
微信公众号 zgjxacja
新浪微博 中国记协
中国记协网 www.zgjx.cn